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康复辅助器具的居家康复环境需求及发展趋势

 

王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需求日益增加,请问您如何看待居家康复?

陶春静:居家康复是目前备受社会关注和欢迎的一个新的服务领域,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对居家康复护理的概念一直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一般认为,居家康复是将现代整体康复护理融入社区和家庭,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依托,对需求者进行相应的评定(包括居住环境、肢体功能及精神状态等),进而制定相应的康复与护理计划,为居家失能者提供康复及护理活动,最大限度地辅助、代偿或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使他们回归社会的过程。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参与身体活动的障碍与健康状况是健康中国建设关注的重点。居家环境是影响残疾人参与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重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将环境因素(EF)定义为“构成人们生活中物理、社会和态度环境并影响人们生活的因素”,包括产品与技术、自然环境与人工改造环境、支持和人际关系、态度、服务、系统和政策。此外,ICF还强调应转变仅关注个体伤残水平和适应能力而忽视居家环境改造的康复研究现状,居家环境必须是残疾和康复研究及实践的重点。

王羽:现阶段推行居家康复的难点在哪?

陶春静:正如很多专家所说,目前居家康复的难点,一是现阶段的社区护理从观念、配套政策(医保、补贴)、护理体系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尚不成熟,限制了居家康复护理的推行。社区作为老年人康复的重要平台,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了居家康复的护理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发展不成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老年居家康复护理的进程。二是普遍缺乏适宜的居家康复与护理辅具。市场上众多康复辅助器具适用于福利机构和医疗机构,缺乏适用于居家康复的辅具产品。三是我国从事老年人康复护理的专业人士很少,居家康复缺乏系统、专业的康复指导,没有注重多学科合作、建立专业的居家康复护理团队。《居家老年人康复服务规范》的发布,为开展居家服务的企业划定了服务的执行标准,在促进养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的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培养起到了方向性作用。

王羽:您提到,现行推行居家康复的一个难点是缺乏适宜康复辅具,那康复辅具在居家康复中主要发挥哪些作用呢?

陶春静:众所周知,家庭康复服务包括康复护理、功能训练、情感交互、居家无障碍改造、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转介和心理辅导等。康复护理能帮助和指导家属及护理者为康复者正确地清洗、翻身、处理大小便、平衡膳食、按时服药等。功能训练可以根据康复者的状况和需求,制定适宜的家庭康复计划,例如一个长期卧床的病人要定期翻身防止褥疮,在床上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等;对于平衡能力不够好的人群,需要帮助其选择适宜的助行器具并指导其正确使用,如轮椅、拐杖或助行器等;居家无障碍改造,需要留出便于护理及轮椅等康复辅助器具穿行的空间等。上述开展的这些康复服务,康复辅助器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康复辅具在居家康复中发挥的作用

2 养老康复辅具未来发展趋势

王羽:您曾多年工作在国家级康复辅具研发机构,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的发展情况?

陶春静:康复辅助器具(Rehabilitation&Assistive Device)是对身体功能障碍进行补偿、替代或修复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服务对象既包括某些组织和功能全部或者部分丧失的残疾人,也包括身体功能退化需要辅助的老年人,还包括组织和功能暂时受损者。康复辅助器具是帮助他们恢复人体功能、回归融入社会和改善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

与世界康复辅具起源类似,我国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也始于新中国成立后服务伤残军人的假肢矫形器行业,经过70年的发展,已成为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与养老医疗器械等健康产业相互衔接、涵盖12大门类、700多种类、1万多种产品的重要民生产业。特别是近年来,产业发展快速,产品种类已由较为单一的传统假肢、矫形器等产品发展为含有智能控制技术的生活辅助、移动助行、康复训练等多类康复辅助器具,不断改善广大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群体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