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唐玉国打造生物医学工程航母

 

这个40岁后人生与苏州紧紧相连的东北汉子,将他的团队、他的“医工梦”,瞄准了全球一流医疗技术,确立了“高技术、低成本”的医疗器械发展方向。他要率领他的团队,打造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航空母舰”。

唐玉国

走 近 江苏领军人才

近年,江苏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海外引才入选“千人计划”人数居全国第一。本刊特开辟专栏——“走近江苏领军人才”,讲述科学家们的创业故事,打开认识江苏人才工作的另一扇窗。同时特邀领军人才开设科普讲堂,用通俗语言讲解前沿科技。让我们一同体验科技如何改变生活,见证人才正在引领未来。

唐玉国,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党委委员。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家医疗器械规划组专家、国家光栅制造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江苏省党代表、政协委员。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双文明建设标兵”、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苏州市紧缺高层次人才、“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在青山杂草间构筑“医工梦”

1967年出生的唐玉国,早年师从我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院士,一直从事应用光学、光谱学、医用光谱技术的研究。他主持参与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累计主持承担科研项目经费高达5亿元。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唐玉国的科研之路可谓一帆风顺,30岁晋升正高级研究员,32岁成博士生导师。但中科院却要给这位科学家压重担,去苏州领导筹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2008年,这个由中科院、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新机构,还“躺在图纸上”。当先头部队来到苏州时,面对的是青山杂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筹建团队也没有“等靠要”。本着“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的指导思想,推动科研开发、人才招聘、基本建设等方面齐头并进。

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当2010年9月,该所一期落成、投入使用时,也向社会推出了25项最新研发成果,包括3项“生物医学影像系列”产品、6项“激光诊断治疗系列”产品、16项“临床检验分析系列”产品。

已孵化出近40家高企

“有多大的承担,才会有多大的天地。搞科研已与过去有较大不同了,不仅要考虑创新问题,还必须考虑‘创新产业链’问题。”唐玉国说。

唐玉国担任所长后,大胆提出了以市场为牵引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这不仅为苏州医工所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国内同行业提供了一个创新发展新模式。“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一定要让医疗器械研发走出实验室,造福人民。按照以市场为牵引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唐玉国专门策划在苏州医工所成立了产业发展处,建立了成果转化工程化主体平台——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立投资总额3亿元的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投资总额为1亿元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子基金——苏州医工所创业投资基金;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共建联合研发中心。有机融合了政府、企业、医院、项目、投资、工程技术六大要素,将工程化设计、生产工艺、临床试验等医疗仪器产业化所需的步骤一一解决,搭建起了从原理样机、产品样机到成熟产品的快速通道。“我为什么要强调‘工程化’?‘工程化’阶段是实验室原理样机通往可批量生产产品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工艺性、生产性、经济性以及法规性等重要指标的必经阶段!”唐玉国对“双轮驱动”有着深刻认识。在唐玉国的带领下,短短几年,医工所就从最初只有七八个人组成的筹建组,发展到如今拥有近700人、占地208亩的一流研究所。“这种发展模式在中科院是前所未有的!”医工所的一位科研人员说。截至目前,这一科技成果工程化主体平台正在运行多个重大项目,已经孵化了近40家高新技术企业。

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光学领域有两种镜,一种是望远镜,一种是显微镜。”唐玉国说,在中国,望远镜技术已非常成熟,而在显微光学领域,由于长期缺乏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高端显微镜大多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科技发展。

“我们就是要打破国外垄断,满足我国生物医学、重大新药创制等前沿科学研究对先进科学仪器的迫切需求,使我国走到世界高端光学显微镜研制的前列。”唐玉国说。为此,苏州医工所主动领衔国家重大专项,进行“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

上一篇:深圳生物医学产业迈向高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