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分析与防范对策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从事科技工作的学者们需及时交流并分享新发现、新想法,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推人类进步。发表科技论文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学术交流方式,可较好地承载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优秀的科技论文,尤其是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科技论文历来是学界同行关注的焦点。2015年以来相继发生多起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学者,也是医学科技论文作者,因涉及学术不端行为被国际学术期刊集体撤稿的事件[1]。这给中国生物医学界和学术出版界带来恶劣影响,也反映出生物医学领域科研诚信问题、学术不端行为亟待加强重视。
学术不端行为目前尚无权威、准确的定义,通常指的是在科学研究和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针对科技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问题,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指导意见和行为规范,以期纠正不良学术风气和科研态度。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2019年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强调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应坚守的学术底线;2019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2],为明确判断各类学术不端行为订立了标准;2019年9月国家科学技术办公厅印发《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指导科研诚信案件调查惩戒工作;2021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联合修订《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物医学科研诚信体制建设。为帮助医学科技论文审稿专家、编辑者判断和识别学术不端行为,督促作者、读者守住科研学术底线,本文结合笔者日常编辑工作经验,分析医学科技论文作者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并提出防范对策。
1 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1.1 剽窃 指采用不当手段窃取他人的观点、研究方法、数据、图像、文字表述等,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如作者不加引注地直接使用,或不改变其本意地转述,或删减部分内容后,或拆分、重组、增加一些内容后使用他人已发表文献中的论点、观点、结论等,视为观点剽窃。也有些作者会以上述表现形式窃取他人的研究数据,或是以不同的呈现方式使用数据(如将图表转述成文字,或将文字转换成图表),为数据剽窃。图片和音视频剽窃是近年较受学界关注的学术不端行为,尤其是图片剽窃。近些年文本查重工具的广泛使用对文字表述剽窃已有一定的“震慑”效果,但图片微修改、添加、删减、增强、弱化部分内容等不端行为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和检测到。研究(实验)方法剽窃尤指剽窃他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方法,而不加引注或说明。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类论文较易出现这种不端行为,作者参照了前人的实验方法而不加引注。整体剽窃是指论文主体过度大量引用他人文献,如不同作者发表的两篇论文,全文重合度40%以上,则为“疑似抄袭”。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他人未发表成果剽窃,这种特殊情况易发生在导师与学生之间,或是同一导师的学生之间,抑或是审稿人剽窃并抢先发表所审论文作者未发表的研究成果。
1.2 伪造 指编造或虚构数据、事实,常表现为编造研究方法、数据、图片、结论,伪造研究样品(无法通过重复实验验证),虚构能为论文提供支撑的资料、注释、参考文献。如医学论文中伪造无法实现或无法重复的研究方法,虚报样本量,患者随访生存情况不符合实际(未报数据缺失)等。韩磊[3]统计后发现,伪造数据、伪造研究方法与结果自2016年起已超越抄袭,成为被撤稿的中国生物医学论文近年最常见的两类学术不端行为类型。有些甚至伪造审稿人信息、审稿意见。此前,中国学者的医学论文被国际期刊撤稿有很大部分是由于存在审稿意见造假情况。论文作者给出推荐审稿人的真实姓名,但虚构审稿人的电子邮箱,期刊社把论文发到虚假的邮箱进行同行评审,收到“百分百认可”的审稿意见,以致不合格的论文得以发表。
1.3 篡改 指故意修改数据和事实使其失去真实性,常表现为为使意义发生改变,擅自修改、挑选、删减、增加原始调查记录、实验数据等;或将来源不同的图片拼接起来构造虚假的图片,或故意去除图片中的一部分,或添加一些虚构的部分在图片中,或增强、模糊、移动图片的特定部分,使对图片的解释发生改变(如修饰照片,由于原图的阳性结果不清晰,就用图像软件添加结果,这使查重软件不易识别);或改变所引用文献的本意,使其对己有利。其中最常见的是篡改数据。论文作者为达研究预期结果,有意剔除不利数据,只保留或添加有利数据;有些是故意夸大实验的重复次数(如称是3次重复实验,但只真实做过1次);还有是夸大实验动物的数量(如实验中动物非计划性死亡,却仍报原数量动物)或试验患者的数量(如为匹配试验组患者,虚报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例、数量);随意修改稿件数据(根据审稿意见随意修改数据,使修改稿与原始稿件数据不同,如随意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