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肿瘤学论文_基于生物靶向探针多模态成像介导的

 

文章摘要:目的 HIFU作为一种新型微无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其治疗离不开增效剂和影像监控,现有的增效剂存在显影模式单一和靶向性不强的缺陷,大大限制了HIFU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生物靶向探针,观察其精准靶向肿瘤的能力,探讨其体内外多模态成像以及增效HIFU的效果,以达到生物靶向探针多模态成像介导HIFU治疗的目的。方法利用薄膜水化-双乳化法制备包裹吲哚菁绿和全氟己烷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检测其基本理化性质,与体外多模态成像能力。将纳米粒与双歧杆菌通过静电吸附法相连实现生物靶向探针的体外构建,运用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二者的体外连接效果。在体内实验中,通过革兰染色和激光共聚焦验证生物靶向探针靶向肿瘤的能力,检测并评价其荧光,光声,超声,体内多模态成像的效果,在多模态成像的介导下进一步进行HIFU治疗,通过检测肿瘤治疗前后的超声灰度变化值,凝固性坏死体积与能效因子(EEF),评价HIFU治疗的效果。结果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显示包裹吲哚菁绿和全氟己烷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形状呈规则球形,具有良好的分散度与稳定性。激光共聚焦与流式细胞术显示,双歧杆菌与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在体外实现了连接,且具备较高的连接率,证明了生物靶向探针的成功构建。革兰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术显示,生物靶向探针仅在肿瘤靶区富集滞留,对肿瘤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在体内外成像实验中,探针均表现了较好的多模态精准成像能力,且多模态成像为HIFU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诊断信息,实现了动态监控纳米探针在体内的代谢分布,成功介导了HIFU治疗,肿瘤治疗前后超声灰度变化值,凝固性坏死体积与EEF均显示该探针对HIFU具有良好的增效效果。结论成功制备的生物靶向探针对肿瘤具有良好的靶向性,不仅可以作为多模态显像剂用于肿瘤的诊断中,还可以在介导HIFU治疗的同时协同HIFU增强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有望实现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大大提高了HIFU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6914/c.cnkihy.2019.015205

论文分类号:R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