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协同
章喜明(1965-),男,广东揭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等。
Tel.:;E-mail:@ qq.com
魏悦姿(1978-),女,广东揭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应用数学等。
Tel.:;E-mail:weiyuez@ 126.com
0 引 言
在国家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时代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批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必须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为核心,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科教融合、校企融合与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1-2]。
为解决医学院校工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科教融合与校企融合不充分、医工及产学研结合不足,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育人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能力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自2015年起,通过革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育人模式,强化科教融合、校企融合以及医工、产学研相结合[3-5],生物医学工程系与企业、医院和孵化器共同打造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为支撑、以大创项目及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行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试行“校企医孵”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新工科人才。
1 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为导向,注重科教融合、校企融合、医工及产学研结合,高校与企业、医院和孵化器开展协同育人,打造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为支撑、以大创项目、创业项目及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医学背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新工科人才。
1.1 打造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为培养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校企医孵”四方共同打造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提供平台支撑。我校生物医学工程系与企业、医院、孵化器等协同育人单位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打造集学生科技创新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成果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平台。该平台包括“校企医孵”合作共建的联合创新实验室、产业体验与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平台(见图1)。该平台为广州市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并作为重点项目获得广州市教育局200万元的经费支持。
图1 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1.2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课程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载体[6-9]。生物医学工程系以修订2015版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及时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例。①开设以创新教育为主的课程,如科研培训、维修与创新实践、生物医学工程综合实验等课程。②开设以创业教育为主的课程,如创业经验访谈、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其中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包括创新创业理论、实践和产业化3部分,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科研创新、创新创业实践和产业化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流程。
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安排上,侧重传授使学生解决工程实际或医学问题的方法,注重经典案例的经验分享,如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侧重介绍创新创业实践的经典案例,使学生熟悉创新创业的整个流程、分享成功经验;而产业化课程则重点介绍项目产业化的典型案例,使学生熟悉产业化流程和分享创业经验。
1.3 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
多途径开展大创项目、创业项目及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①以大创项目、创业项目为主要抓手,学生创新创业小组首先查阅相关文献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选题,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题并设计实验方案,撰写项目申报书;然后在导师指导下在创新创业实训平台自主开展科研训练,并遴选部分有市场开发前景的项目作为创业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而对于具有良好市场前景、有阶段性成果项目则转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应用。② 组织开展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如举办校级创新创业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和省级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通过学科竞赛的历练,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10-11]。
下一篇:没有了